首页 > 最新动态 > 标准引领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国林草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亮点
最新动态
标准引领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国林草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亮点
2025-10-142

20251014日为第56届世界标准日。标准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林草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林草种苗作为林草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种业振兴行动的关键环节。标准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是推动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林草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15,以下简称林草种子标委会)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修订、对标国际组织、强化实施推广,不断增强标准化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体系化建设:全链条覆盖、全环节衔接

2021年,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有关要求,以一流标准科学引领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对现有林草种子领域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形成《林草种子领域标准体系》,涵盖基础通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种苗生产、检验检测和管理服务6大类,实现了全链条覆盖、全环节衔接。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林草种子标准化工作迈入体系化、科学化新阶段,为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制修订提速:补齐行业急需短板

十四五以来,林草种子标委会持续加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系统补齐标准短板。在国家标准方面:先后发布 GB/T 16620—2023《林木育种与种子管理术语》、GB/T 14071—2025《林木品种审定规范》,统一行业术语、规范品种审定程序;推动《母树林营建技术》立项,完成《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报批,为保障重点工程用苗质量提供制度依据。在行业标准方面:发布了LY∕T 3409—2024 《草种质资源调查编目技术规程》、LY/T 1345—2024《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 3423—2025《生态修复用草种子质量分级》和 LY/T 3424—2025《生态修复用草种子检验技术规程》,有力支撑资源保护、良种繁育与生态修复。与此同时,林草种子标委会系统推进基础通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种苗生产、检验检测等标准立项,构建了覆盖资源收集保护、品种选育、种苗生产到质量监管的全链条标准布局。

三、对标国际组织UPOV:加快国际接轨

组织国内专家编制UPOV植物新品种国际测试指南。近几年为UPOV编写玉兰、枸杞、银杏等属种的DUS测试指南,贡献中国经验和智慧。近年来中国的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均稳居全球之首,在测试指南编制方面,对标国际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加速国际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四、代表性成果

1)统一行业语言,提升科研管理效能

GB/T 16620—2023《林木育种与种子管理术语》的发布实施,系统界定了林木育种与种子管理的常用术语,适用于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领域。该标准为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提供了统一行业术语,显著提升了科研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推动我国林木良种繁育和种子管理迈上新台阶。

2)完善品种审定规范,推动良种化进程

GB/T 14071—2025《林木品种审定规范》的修订,是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中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新修订的国家标准针对原标准的审定范围、指标和技术要求等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更正了标准的名称,拓宽了审定的树种范围,明晰了审定的品种范围,优化了标准的技术结构,规范了审定品种的指标要求,明确了区域试验技术要素及要求,删除了不属于标准内容的相关部分,增加了品种命名和记录存档要求等。《林木品种审定规范》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确保国家林木品种审定的科学性,有效规范国家林木品种选育和审定工作,保证审定良种的先进性及其适地适品种栽培,推动国家林木良种化进程,避免因盲目引种推广造成的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3)突出质量导向,服务重大工程建设

LY/T 3423—2025《生态修复用草种子质量分级》和 LY/T 3424—2025《生态修复用草种子检验技术规程》相继出台。是我国生态修复用草种子生产、流通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亦是对草种子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其中,《生态修复用草种子质量分级》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生态修复用草种子的质量分级,描述了质量分级的评定方法;《生态修复用草种子检验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生态修复用草种子的质量检验,规定了质量检验的程序和方法。生态修复草种是草地生态修复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态建设的成效和林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林草主管部门强化草种子质量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进一步保障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用种安全,推动我国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LY/T 1345—2024《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技术规程》的制定、颁布和推广实施,是我国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该标准对林木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和采穗圃等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系统规范,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准则。其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林木种子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显著提升林木良种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标志着我国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标准的出台,对于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保障林业良种供种安全,支撑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规范草种质资源调查,夯实保护基础

《草种质资源调查编目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术语和定义、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编目和档案管理,适用于中国境内各类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编目。其实施将有效提升草种质资源数据的系统性和可比性,夯实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对保障生态安全和推动草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以来,林草种子标委会坚持以标准化引领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展望十五五,林草种子标委会将:加快制定急需标准,强化行业规范力;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与科技进步和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强化标准实施和服务,推动标准在基层和市场广泛应用。林草种子标准化将在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强国和种业振兴战略中持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来源丨转载  全国林草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图片
投稿邮箱:gxzmxh2020@163.com

联系电话:0771-4916550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