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闽楠高效栽培技术
最新动态
闽楠高效栽培技术
2025-09-192

闽楠高效栽培技术




闽楠(phoepe  bournei  yang),俗称楠木,属樟科楠属常绿乔木树种,为金丝楠最主要商品材树种,为高大乔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林木蓄积量高,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因有金丝状花纹,称之为“金丝楠木”。楠木其性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且木材稳定,不翘不裂,经久耐用,在古代为皇家所专用,被誉为“帝王之木”。

一、良种选择

广西营造楠木人工林,桂北、桂中地区,宜选择广西富川、资源种源,生长快,桂南地区,可试验性选择四川泸州、重庆桢楠,耐热,适应性强。采种林分宜选择天然林分中生长旺盛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二、苗木培育

(一)种子采集处理   

种子在11月上旬-12月中旬,果实表皮乌黑发亮、果肉松软即为成熟。将收集的果实,搓去表皮,用清水淘洗,然后阴干,即可短途运输。闽楠种子贮藏忌高温、干热的环境,宜将种子混入细沙保存,沙的湿度为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在沙床催芽,催芽沙子必须是新沙,沙床表面加盖塑料薄膜秧棚增温。

(二)小苗移栽 

幼苗生长至8-10cm或4-6片叶子时(2-3月)开始移栽。轻土混合基质最为适合闽楠小苗移栽,主要配方为:选择黄心土(40%)+发酵后的菌渣(30%)+泥炭土(20%)+椰糠、谷壳(9.5%)+过磷酸钙(0.5%)。选用直径4.5cm×高度8cm无底的无纺布轻基质容器杯。移小苗时先将沙床淋透水,然后用竹签将其轻轻挑起,小苗浸泡生根粉10分钟左右,用镊子将幼苗植入容器袋中,根部稍压紧,移苗后要及时搭盖遮阴棚,盖70%遮阳网,及时浇定根水。

(三)大袋苗移栽

大袋苗上山造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林相整齐、减少抚育成本等优点,是闽楠等珍贵树种营造林技术之首。选用规格20cm×16cm的无纺布立体袋,基质主要以黄心土为主,占70%,泥炭土、椰糠、谷壳及过磷酸钙占30%,均匀搅拌。移栽时间以春芽未抽即当年12-翌年3月前,把1年苗放到无纺布袋中,小杯无纺布袋撕开,填满基质,压实,以两指提不出苗为宜。苗床放黑色地膜,以免根系穿杯后下地及杂草丛生,移栽后及时喷淋,后期适当淋水肥,遮阳网在10月以后才打开炼苗。

(四)苗期管理

1年苗培育期限不少于10个月,2年苗不小于20个月。出圃前需掀开遮阳网进行炼苗。1年生容器苗出圃标准为Ⅱ级以上,即地径≥0.3cm,苗高≥20cmⅠ级苗地径≥0.4cm,苗高≥25cm,2年生大袋苗出圃标准地径≥0.6cm,苗高≥80cm。

三、造林技术

(一)楠木纯林造林模式

选择立地等级为杉木立地指数14及以上的林地,海拔在1000m以下的中山、低山、丘陵地区的山腰以下,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通透性良好,选用2m×3m株行距造林。

(二)同龄混交模式 

可选择与杉木、马尾松、木荷等树种混交,根据地形、地块选择混交模式,选择行间混交,混交比例为1:1或2:1,株行距2m×2m;选择块状混交,小斑块面积不宜过大,以半亩为宜,造林密度选择2m×2m。

(三)林下套种改培模式

对现有林分进行改造培育中大径级用材林,一般选择已实施过生长伐、树龄20年左右、郁闭度0.7以上的杉木、马尾松等树种林分进行改造,通过强度间伐郁闭度达0.3左右,保留30株杆形通直、长势良好的作为大径材进行定向培育,按3m×3m的株行距打坎,每亩栽植74株,可采用带状、斑块状、镶嵌式等混交方式。

(四)整地与栽植技术 : 环山挖明穴,穴的规格为60cm×40cm×30cm,苗木选择2年以上的大袋苗,定植时间1-3月底,春梢未抽薹时为最佳,选择雨后土壤湿润时栽植,将明穴表土趴开,把无纺布大袋苗往两边全部撕开,保持土团完整并将苗木置于定植穴内,扶正,用表土将苗木土团踩实,再盖3cm-5cm厚的表土,整个植穴面要高于明穴边,以免造成积水影响成活率。

(五)抚育施肥管理  幼林抚育最佳的措施是全面铲草,彻底清除五节芒、黄茅草等杂草灌木,其次是松土、扩坎、除孽、施肥。幼林一般连续抚育3年,第一次安排在5-6月,第二次安排在9-10月,幼林追肥应当于造林后第二年4-5月实施,每株0.2-0.3kg复合肥,追肥采用沟施方法,追肥后立即覆土,施肥应掌握在雨后实施。

四、病虫害防治

闽楠幼苗主要病害为茎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5g/㎡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浇灌2kg/㎡-3kg/㎡药水;幼林(1-3年)时会偶有病害,虫害最常见的有樟巢螟、袋蛾、刺蛾等,虫害的防治,通常利用修剪病弱枝、松土杀茧、人工摘除幼虫叶、虫巢、袋囊等措施来杀灭害虫。


作者  图文:董利军

关注获取更多信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