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珍贵树种看高峰
最新动态
珍贵树种看高峰
2025-08-19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在中国,说起珍贵树种,种植早、面积大的省区,当属广西。在广西,珍贵树种种植早、面积大的地方,当属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以下简称区直林场)。在区直林场,要说珍贵树种“双雄”,当属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和广西国有七坡林场。

三伏酷暑天气,我们来到地处南宁市北郊的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在担当着高峰森林公园绿色资源和核心景观的这片林区,实地考察较早规模种植、大致正当“壮年”的大龄珍贵树种。

图片

就近选了几棵优势树,现场测量胸径都达到了50厘米以上。

一、高价值高颜值 种贵树种靓树

从邕武路拐进高峰森林公园,南门外入园道路右边立着几棵叶子特别大的树木,树干通直,枝叶茂盛,就像威风凛凛的仪仗兵行礼迎宾。

务林人一看便知,这是柚木,是唇形科柚木属植物大乔木,成熟期树高达40~50米,胸径2~2.5米。柚木在世界上是著名的木材,质地坚硬,光泽美观,纹理通直,耐朽力强,气味芳香,容易加工,适用于造船、车辆、建筑、雕刻和家具等,为广受青睐的珍贵树种。柚木树冠高大均匀,叶形圆润硕大,开花时满树银白,也属较好的园林景观树种。通俗地说,柚木既是贵树又是靓树,价值颇高颜值也高。

图片

高峰林场的珍贵树种混交林大都形成了异龄复层多树种结构,上层为成熟林、近熟林,中层为中龄林,下层为幼龄林。

柚木是热带树种,分布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地普遍引种。高峰林场早年种有柚木,建设高峰森林公园时,特意选了几棵长相好的大树,移栽到南门外路口当“迎宾树”。

高峰林场在13家区直林场中算是“老大哥”,发展珍贵树种也属“开先河”:1999年开始种植,2002年大面积发展。据统计,2017—2024年,高峰林场培育珍贵树种苗木303.21万株,其中自用81.45万株,外销221.76万株。高峰林场现有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兴宁区、青秀区等区域,总面积2240.17公顷,其中红锥988.59公顷、火力楠463.16公顷、荷木202.54公顷、米老排101.01 公顷、黑木相思93.97公顷、格木91.63 公顷、灰木莲42.06 公顷、降香黄檀33.32公顷、西南桦31.58 公顷、观光木26.36公顷、柚木19.03公顷、香合欢18.91公顷、任豆18.04公顷、马褂木17.12公顷、土沉香13.94公顷、闽楠7.76公顷。

高峰林场珍贵树种面积大,种类多,资源储备丰富,种植模式有纯林、混交林。其中纯林1062.91公顷,混交林1177.26公顷(如杉木+格木混交、杉木+红锥混交、杉木+闽楠混交等模式)。

图片

从邕武路拐进高峰森林公园,南门外入园道路右边立着几棵叶子特别大的树木(图左),树干通直,枝叶茂盛,就像威风凛凛的仪仗兵行礼迎宾。

二、长中短三兼顾 间套种多混交

跟柚木“迎宾树”一路之隔,是郁郁葱葱的一片山林,平时难得有人进去,给人几分原始的味道。

2001年营造的“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厚荚相思造林密度为56株/亩,红锥造林密度为35株/亩。定向培育目标胸径50厘米以上的高价值大径材。目标树株数约15株/亩,培育周期40年。

这些种下24年的珍贵树种,生长状态怎么样?带领我们进入山林的是广西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陈文军,这片“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是他当年在高峰林场任职时栽种的。现在,红锥通直笔挺,厚荚相思又粗又壮,就近选了几棵优势树,现场测量胸径都达到了50厘米以上。陈文军说,这些胸径50厘米以上的优势树,如果有加工需求,其实可以适当择伐了,也有利于腾出空间给其他目标树生长。

在这片“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中,有几棵长得特别粗大的厚荚相思自然倒伏在地,有的树干上还长满了菌类。

高峰林场的珍贵树种混交林大都形成了异龄复层多树种结构,上层为成熟林、近熟林,中层为中龄林,下层为幼龄林。林子里不时看到比人高或半人高的红锥幼树,这是树上落果生长出来的,选择下一代目标树稍加人工抚育,就可以逐步走向生生不息的近自然化经营用材林。

图片

跟柚木“迎宾树”一路之隔,是郁郁葱葱的“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图左),平时难得有人进去,给人几分原始的味道。谢元午摄

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内,1995年营造了400亩杉木纯林,造林密度222株/亩。2003年、2008年、2013年各进行1次间伐后,2014年补植格木等5种珍贵树种,补植密度25株/亩。2018年在林下挖带套种草珊瑚、砂仁、多穗柯甜茶、两面针、十大功劳、金花茶、勾藤、五指毛桃等中草药,形成“杉木+珍贵树种+中草药”全周期目标树多功能立体森林经营模式。

珍贵树种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高峰林场通过间伐杉木等速生树种和林下种植中草药,取得短期收益;再通过培育杉木等速生树种大径材,考虑择伐20多年树龄的红锥、厚荚相思等优势树,取得中期收益;最后等珍贵树种经过40—50年生长进入成熟期,获取长期收益。

这样长中短三兼顾的用材林经营模式,比起短周期经营的速丰用材林,不仅总收益倍增,年均收益也超过短周期经营的用材林,管护成本、采伐成本等都将大大节省,林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还会显著优化。

高峰林场以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自治区财政森林质量提升等项目为抓手,改培松、杉、阔叶林并在林下套种珍贵树种1.6万亩。通过在间伐后的森林里更替或补植补造珍贵树种,营建多树种混交林、复层林等措施,达到维持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地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林木价值的目的。

图片

在这片“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中,有几棵长得特别粗大的厚荚相思自然倒伏在地,有的树干上还长满了菌类。

三、找经验看关键 查问题探就里

高峰林场较早较快较大面积发展珍贵树种,主要经验有三。

(一)积极用好上级扶持政策,争取珍贵树种建设补助。

加强与上级林业部门汇报、沟通,主动了解林业财政项目政策,争取将珍贵树种培育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如实施中央财政推广、国储林建设等项目,累计争取到财政补助6597.03万元,有效减少建设资金压力。

(二)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贷款,有效推进珍贵树种营造林。

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周期长、利率低的优势,加大力度培育价值更高、经营周期更长的珍贵树种用材林。大力发展红锥、火力楠、黑木相思等珍贵树种,坚持“分类经营、长短相辅、为国储材、高效持续”的建设理念,力争既有中短周期树种提供中小径材,满足工业原料林发展和还贷需要,亦有长远投资用于提高林场珍贵树种用材林比例,持续优化树种及林分结构。

(三)精心选择树种,推广新模式,培育珍稀树种和大径材。

一是精心选择树种。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精心选择具有树干通直、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抗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等特点的珍贵树种作为造林树种。二是推广营林新模式。加强珍贵树种和大径级材的培育,大力推广新型经营模式及混交类型。经营模式主要有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2种。集约人工林栽培主要推广应用“杉木+马尾松”“红锥+杉木”“杉木+降香黄檀”“红锥+马尾松”“柚木+马褂木”“红锥+灰木莲”“红锥+西南桦”“红锥+火力楠”等混交方式。现有林改培主要在间伐后的森林里补植珍贵树种,形成多层异龄林。主要混交类型有“杉木+格木”“杉木+红锥”“杉木+闽楠”“杉木+观光木”“杉木+香梓楠”等。

制约高峰林场珍贵树种发展壮大的问题,经营管理层认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图片

这片“红锥+厚荚相思”同龄混交林是2001年栽种的,红锥(前左大树)通直笔挺,厚荚相思又粗又壮(前右大树)。

(一)珍贵树种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1.虽然上级部门出台珍贵树种经营的一系列政策,例如:区直林场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区直林场年度植苗更新造林必须有20%包含珍贵树种在内的非桉树种。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引导了林场造林树种结构调整,但是珍贵树种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目前林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林场经营珍贵树种的资金压力非常大。

2.珍贵树种经营投入高、生长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实现投资回笼。由于资金缺口大,林场存在“重种植、轻管理”的问题。基本只是管护三年,后期由于资金紧张,难以持续开展间伐、抚育等管护措施,导致较多林分后期生长不佳。

3.从龄组上看,珍贵树种龄组分布失衡。高峰林场珍贵树种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共2.87万亩,占林场珍贵树种总面积的85.5%;成熟林、过熟林仅为0.49万亩,可出产蓄积量28897立方米。短期内,林场可产出的珍贵树种木材较少,眼下珍贵树种木材收益并不高。同时幼、中、近熟林改培资金缺口巨大,导致珍贵树种后续改培措施跟不上。

(二)长周期经营投资信心不足。

1.种植珍贵树种就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博弈。珍贵树种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生长周期,回报周期漫长,在几十年后收获时,可能面临市场价格波动、技术改革、材料替代等风险,可能导致回报不如预期。

图片

珍贵树种生长缓慢,从种植到林分郁闭需要一定时间,高峰林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林分空间,在林下种植中草药,打造立体林分经济。

2.珍贵树种在生长期间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侵袭,增加种植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高峰林场种植的部分格木和红椿受到严重虫害,导致林木生长不良。

3.高峰林场红锥经营面积1.48万亩(包括纯林、混交林),占珍贵树种经营面积48.89%,林场过度依赖单一珍贵树种,存在投资过于集中的风险。

(三)发展珍贵树种的配套技术有待完善。?

1.目前区内种植的珍贵树种只有红锥、闽楠、香合欢等少量树种有林木良种,其他大部分珍贵树种尚无良种。

2.引进珍贵树种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在营建珍贵树种混交林时,忽略树种特性,容易导致成林效果不佳。

3.缺乏强有力的珍贵树种经营技术支撑。例如:缺乏大径材培育、全周期经营等技术支撑。

4.技术人员存在短轮伐期用材林培育思维惯性,缺乏珍贵树种培育知识和技术。

(四)珍贵树种产业结构薄弱。

1.目前高峰林场珍贵树种收益主要以销售木材为主,对于珍贵树种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发掘不够,缺乏以其他形式获得经济效益的途径。


2.木材加工技术有待加强。例如高峰林场种植的红锥,由于其木材加工容易开裂的特性,导致不能按原木价格出售,只能按薪材卖出,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五)经济效益尚不明显。

由于高峰林场大部分珍贵树种仍处于中、幼龄林,木材产出少,而火力楠、荷木、红锥、米老排等木材市场收购单价较低。

四、献良策建善言 多扶持化风险

就珍贵树种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基本经验、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后,高峰林场经营管理层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持续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金融支撑的力度。

一是政府部门应在政策、资金上加大对珍贵树种经营的扶持与激励力度。例如:优先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在种植、林木抚育改培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二是加强“政银企”联动,合力加强珍贵树种产业建设。例如:金融机构可设计针对珍贵树种经营的金融创新产品,进一步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对珍贵树种经营的贷款实行利率优惠、贴息、延长贷款期等金融支撑,降低项目业主的经营成本。


(二)通过多种措施化解经营风险。

一是建立健全保险机制,为珍贵树种提供保险,覆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降低种植风险。二是建立健全珍贵树种木材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木材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为项目业主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三是调整珍贵树种结构,实行多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化解单一树种经营的风险。四是加强珍贵树种病虫害防控力度,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五是摒弃陈旧观念,着眼长久发展,合理实行长、中、短周期树种滚动经营,优化树种结构。

(三)建立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破解珍贵树种经营的技术难题。

一是加强珍贵树种良种选育、改良、繁育、利用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加强树种栽培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探索更适合本地生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佳的良法。三是按照“最快+最贵”混交林经营方向,探索更多更好的混交组合模式。四是完善相关物资保障,例如苗木储备、肥料研发等。五是加强相关的技术宣传、人员培训,锤炼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珍贵树种技术服务。

(四)多渠道增加珍贵树种经营收益。

一是引导种植?具有多种用途的珍贵树种,包括木材、药用、生态价值等,增加珍贵树种产出多样性。二是珍贵树种生长缓慢,从种植到林分郁闭需要一定时间,林分空间充足,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林分空间,打造立体林分经济(例如林下经济),增加珍贵树种林分经济产出。三是通过多种手段,开发珍贵树种其他价值,例如文化价值、碳汇价值,并形成价值转化。四是加快珍贵树种木材加工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谢彩文拍摄。)

来源丨转载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  

作者 文/高峰林场  陈广财   广西林业记者 谢彩文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图片
投稿邮箱:gxzmxh2020@163.com

联系电话:0771-4916550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