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年来,大桂山林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国家储备林示范样板,将“绿色颜值”变“生态价值”。截至目前,大桂山林场高质量建设国家储备林8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50万立方米。
大桂山林场国储林
树立科学经营理念,全面培育高质量混交林。一是注重科学规划。坚持“长周期、混交林、珍贵材、大径材、高价值”培育导向,大力培育珍贵乡土树种,营造珍贵乡土树种与桉树等其他树种混交林。截至目前,全场珍贵乡土树种15万亩、油茶5万亩,占全场商品林面积的40%,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二是优化树种结构。采取“桉树+闽楠”“油茶+闽楠”“杉木+闽楠”等多种混交模式,推进“纯林”向“混交林”转变,持续优化树种结构。目前,已营造混交林10万亩,其中“桉树+闽楠”5万亩、“油茶+闽楠”1万亩、“杉树+闽楠”1万亩、其它混交林3万亩。
大桂山林场桉树精品林
创新森林经营措施,全面培育高品质大径材。一是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动森林经营从以短周期为主向“短中长”结合转变,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前,已高效培育30万亩桉树“精品林”,定向培育10万亩杉木中大径材林,精准培育5万亩闽楠中大径材林,实现“短中长”分类经营,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绿色福利”。全面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双重”规划,大力推广高产高效营林技术,坚持良种、良地、良法、良肥,采取延长采伐年限、“双龙出海”纵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全面提升林地综合效益。二是强化科技引领。积极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新增中央、自治区级财政补助林业科研项目11个,编制4项团体标准,闽楠种质资源库纳入国家总体布局,米老排采种林分被纳入《广西乡土珍贵树种和红树林采种林分名录》,江南油杉、闽楠林木种质资源林获自治区林草种质资源库认定。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大桂山林场杉木中大径材林
打造“两最”发展模式,全面培育高价值示范林。一是提升森林价值。积极推广“最快+最贵”混交模式,在小流域改造天然次生阔叶林套种珍贵树种,形成阔阔异龄混交林,改造5万亩退化商品林,培育15万亩“桉树+闽楠”高价值示范林,提升森林资源价值。二是盘活资源优势。深化“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模式,因地制宜规模种植灵芝、三叉苦、五指毛桃、鸡血藤、草珊瑚、食用菌等林下经济作物5000亩。创新“国家储备林+碳汇开发”模式,广西大桂山林场用材林造林项目成为广西首个成功开户的CCER项目,推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林下种植灵芝
大桂山林场国储林
大桂山林场桉树精品林
大桂山林场杉木中大径材林
林下种植灵芝
来源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