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速生珍贵用材树种—澳洲大花梨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最新动态
速生珍贵用材树种—澳洲大花梨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5-08-12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 F. Muell),又名昆士兰桉,因其木材密度和颜色纹理与黄花梨相近,因此商业推广名为“澳洲大花梨”。为桉树属昆士兰桉亚属(Idiogenes L. D. Pryor & L. A. S. Johnson ex Brooker)唯一树种,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上世纪 80 年代引入中国,在我国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引种表现良好。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代科技人员历时 40 年选育出的大花序桉良种,幼林期每年可以长两三米高、三四厘米粗,干形通直圆满,成熟材花色和材质与黄花梨相近,达到红木标准,颠覆了大家对林木“长得快肯定材质差、材质好必然长得慢”这个常规认知。2021 年 3 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到省林科院调研,称省林科院选育的大花序桉颠覆了他对桉树的认知,一定要好好推广,让这些好树种变成老百姓的绿色银行。



1



生 长 优 势 



大花序桉生长迅速,顶端优势明显,干形通直圆满,材积生长率高,尤其是后期材积生长显著,树皮鳞片状,粗糙宿存,深褐色。树高一般可达 35 m~ 40 m,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立地条件下,高可达 40 m~ 55 m,直径可达 1 m~ 2 m。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1982 年在全国桉树协作组统一安排下开始大花序桉引种研究,1983 年将第一批引种试验苗定植在黑龙滩基地,并开展了持续观测。34年生大花序桉优树胸径达 51.6 cm、树高 28.0 m、单株蓄积 2.58 m3,36年生胸径 54.0 cm、树高 29.0 m、单株蓄积 2.93 m3,38年生胸径 56.1 cm、树高 29.5m、单株蓄积3.22 m3,41年生胸径 61.4 cm、树高达 30.5 m、单株蓄积高达 3.98 m3。最优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 0.097 m3,34-41年生期间材积年均生长量高达 0.2 m3,显示出强劲的持续生长能力和后期材积生长的显著优势。

图片

2013 年 4 月,省林科院大花序桉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选择了 8 个种源、20 个家系、10 个无性系在宜宾市翠屏区营建了第二代试验林。由于该地块立地条件较差,5 年生时进行了一次抚育间伐,每亩保留 40 株。9 年生时,全林平均高 14.5 m、平均胸径 16.8 cm、平均单株蓄积 0.15m3。选育的“川林珍7523”无性系 9 年生林分平均高 17.3 m、平均胸径 20.85 cm、每亩蓄积 11.2 m3,每亩年均蓄积生长量 1.24m3。种源家系试验林中 11 年生优树高 20m、胸径 35.4 cm、单株蓄积达 0.82 m3。选育的“川林珍7523”等 5 个良种于 2021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成为我省第一批大花序桉良种。

2020 年 4 月,团队在内江市威远县建立了第三代试验林和近千亩的大花序桉无性系良种示范林,示范林前茬为马尾松和湿地松纯林。示范林株行距:3m×4m,每亩55株。目前,4年生无性系示范林平均胸径12 cm,平均树高7.5m,每亩蓄积2.06m3,按保守定价3000元/m3,木材价值6000元。相邻地块同等立地条件下,尾巨桉 DH32-29无性系(株行距:2m×2m),平均胸径 9.15cm,平均树高10m,每亩蓄积 4.17m3,按目前价格600元/吨,木材价值2500元。

2023年4月,团队在自贡市荣县与地方合作社合作营造的“川林珍7523”大花序桉无性系示范林,前茬为杉木、竹子与硬阔混交林。2024 年 4 月调查,造林成活率 95%,平均树高 2.5m,平均胸径 3 cm。

图片



2



材  质  优  势



 大花序桉木材为散孔材,管孔略小至中,大小基本一致,成熟材气干密度750~1000 kg?m-3,与黄花梨(820~940 kg?m-3)相当。边材黄褐色,心材黄褐色至浅红褐色,木材坚硬耐久、纹理通直、结构均匀,耐腐朽、抗白蚁,是很好的实木锯材,可应用于建筑、家具、地板等,被誉为桉树中的“红木”,商业推广名“澳洲大花梨”。

图片



3



种  苗  技  术  创  新 



大花序桉实生繁育后代分化严重,最好进行无性繁殖以获得更大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均一的木材品质,但大花序桉属于无性繁殖困难树种。为了破解该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桉树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将“大花序桉等难繁桉树无性快繁技术研究”任务交给林木组培研究实力雄厚、且已经有几年大花序桉组培研究基础的四川省林科院承担。团队用 8 年时间成功破解大花序桉无性繁殖难题,构建了可规模化运用的大花序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大花序桉组培苗规模化生产。2022 年 3 月,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综合绩效评价,“大花序桉等难繁桉树无性繁殖技术”被列为重要创新技术。2023 年,团队进一步攻克大花序桉组培苗冬季移栽炼苗技术,实现了组培苗可周年生产。



4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一)气候条件。大花序桉在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常年最低气温大于 0℃,年均温 18℃左右、≥10℃年平均活动积温 4700~5300℃、无霜冻或少霜冻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四川的适宜栽培区主要是乐山、眉山、宜宾、泸州、内江、成都等地海拔 650 m 以下酸性土区域。 

(二)造林地选择。砂岩、石灰岩发育的酸性黄壤,板页岩发育的红壤,紫色沙页岩发育的酸性和中性紫色土壤均可,土壤厚度 50 cm 以上。 

(三)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推荐 55 株/亩,株行距 3 m×4 m。 

(四)整地、施基肥。整地前先进行林地清理,清除所有杂草、灌木及大型的根桩。推荐采用挖机整地,带状或全垦方式,规格 60 cm×60 cm×80 cm,整地完成后建议在表土回穴时施入腐熟的有机厩肥 1-5kg+过磷酸钙(0.5kg/株)作底肥,肥料与所回表土要混匀,使肥料均匀分布在 30-40 cm 土层内。 

(五)造林。造林应在 2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进行,8 月以后禁止造林。造林时将苗木放入穴中央,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回土盖过基质段 3cm 左右,压实。 

(六)抚育施肥和修枝。造林当年如有苗木死亡,需在 1 个月内进行补植。造林后第 1 年全面砍草、穴状抚育 1-2 次,春季造林的需在苗木走根、侧枝生长后追肥 1 次(7 月下旬前完成,每株施 N12-P10-K8 复合肥 100-200g)。第 2 年抚育 1-2 次,以后根据杂草杂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控处理。第 2-4 年结合抚育追肥(每年 7 月下旬前完成,每株施 N12-P10-K8 复合肥 500-800g)。第 3-5 年进行冬季修枝,修枝强度为当年树冠的 1/3,修枝要紧贴树干不留桩茬。

(七)采伐更新。作为中大径级锯材培育,10-12 年可进行第一次商品性间伐,保留 30 株左右,间伐材可做板材。20 年可进入主伐,根据市场和培育目标随时进行采伐。 

来源:转载 四川省储备林建设协会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图片
投稿邮箱:gxzmxh2020@163.com

联系电话:0771-4916550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