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广西种质普查成果,又要打脸某些人
最新动态
广西种质普查成果,又要打脸某些人
2025-07-281

虽然桉树已经成为广西主要的造林树种,也已经被定性为广西从国外引种最成功的树种,但依然没有取得公众对桉树的完全信任。

图片
伴随着桉树的是,不断的指责和漫天的批评,甚至还背负着不小的骂名,被人骂得最多的不是吸肥机、有毒树,而是林下不长草,导致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大量物种消失。概而言之,就是破坏生物多样性。
近日,广西发布了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耗时4年的时间,广西圆满完成了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首次全面摸清“绿色家底”:登记优良单株及特异种质资源超过1.85万份,发现了包括全州樱花、靖西楠、三江麻竹在内的植物新物种27种及42种广西新记录物种和5个登记新品种,极大丰富了广西乃至全国的生物多样性。
这次覆盖广西111个县(市、区)的全面普查,不仅全面摸清了广西林草种质资源的家底,更是狠狠地打了某些人的脸。
图片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典型的山多地少,北回归线横贯中部,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物多样性资源。
因此,广西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香料植物王国”等美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3位,拥有全国最优良的杉木、松树种源和全国最大的桉树、松树基因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徐建初研究员指出:“植物树种没有‘好树种’和‘坏树种’之分。”而上海辰山植物园刘夙博士在一篇介绍桉树的文章中也认为,“只有不好的技术,没有不好的桉树。”
图片
所以,对于广西桉树存在的轮伐期过短、经营强度大、生物多样性少等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直接面对,改变落后的种植方式和不当的经营方式,通过适当的合理调整,来促进桉树良性发展。
比如,适度控制种植规模,把轮伐期适当延长到8年-10年,适当保留原生植被,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发展林下种植,等等。这样既可以利用桉树快速成林成林的优势,又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然,广西发展桉树除了独具自然优势、手握核心技术之外,其背后有着地方经济利益的考量,也有着国家木材安全的考量,更有着生态系统保护的考量。
我们反过来想象一下:假如没有桉树,广西又将会怎么样呢?
图片
广西桉树每年生产木材超过3500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第3根木头就有1根来自广西的桉树。
正是有了广西桉树这样高产高效的木材产出,为解决我国缺林少材的困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我国木材生产由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让东北林区得以休养生息……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指出,“如果没有南方桉树的这些贡献,我国东北林区也许早已名存实亡。”
同样,也正是有了广西桉树这样高产高效的木材产出,为解决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广西7652万亩公益林、8490万亩天然林远离了刀斧之害,也让5637多万亩松杉用材林得以休养生息……
图片
1961年10月广西成立广西花坪林区管理处,197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目前,广西已经建成了自然保护地223个,有效保护了广西9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82%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58%的红树林湿地……
图片
调查数据显示,广西拥有森林面积2.2亿亩,蓄积量高达9.7亿立方米,其中可采伐率超过60%,森林覆盖率60.2%,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出35个百分点,森林碳储量5.36亿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1.98万亿元,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仅次于云南和四川,居全国第3位,实现了“有山皆绿、绿满八桂”。

来源丨转载 森林驴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图片
投稿邮箱:gxzmxh2020@163.com

联系电话:0771-4916550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