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 | 从零到亚洲最大桉树基因库——东门林场的铸“芯”之路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 | 从零到亚洲最大桉树基因库——东门林场的铸“芯”之路
2025-07-281


图片

喜迎东门林场建场60周年


1965年、2025年,在两个意义深远的时间坐标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回望60年发展历程,因桉树建场、靠桉树兴场、以桉树强场,桉树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东门林场绿色发展事业的年轮里。历经东门林场几代人艰苦卓绝的艰苦奋斗与求索探知,始于国家召唤,自强于艰苦奋斗,奋发于改革创新。一个甲子的奋进,一个甲子的荣光,一组组生动的数字印记着一代代林场创业者的奋斗历程。
始于召唤,为国育材
1965年,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东门林场应国家之需成立。“主要种植野桉、柠檬桉等速生树种,使之尽快成林成材,尽早供应国家建设用材,并为当地农业的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在东门林场成立批复文件中这样写到。在那个缺林少材的时代,东门林场肩负国家使命应运而生,并在林场的血液里注入了桉树的基因。
图片

东门林场成立批复文件

从此,东门林场便开启了垦荒造林、发展桉树的创业历程。六十年来,东门林场以发展桉树为己任,默默耕耘、求索创新、建功立业,将一粒种子培育成一条林业产业链、把一棵桉树培育成支撑广西万亿绿色产业之树,在我国桉树发展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中澳合作,开创奇迹
桉树被引种到中国已有130多年,早期大多是零星种植,未成规模。那时,桉树种植的品种极为单一,以野桉、窿缘桉和柠檬桉为主,种质资源也非常匮乏,以采集和收购野桉、柠檬桉、窿缘桉种子为主。
图片

中澳项目参与人员

我国桉树系统研究、大规模发展得益于1982年落户东门林场实施的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也正是此时,东门林场桉树研究迎来了重要转折。在国际林业组织支持下,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8个国家引进174个桉树种和200个种源,经过两国科技人员艰苦卓绝地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围绕桉树引种驯化、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等开展了100余项试验研究,填补了国内桉树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繁殖、培育、筛选并建立了覆盖多个品种的桉树无性系基因库。
图片

东门林场建立的桉树种源试验林

该库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通过科技人员全面系统地进行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为桉树速生丰产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中澳合作东门项目后来被誉为国际林业技术合作成功典范的野外种植项目,项目原定为4年,后因双方合作良好、成果斐然,双方一致同意延长4年,该项目于1989年完满结束。
图片

东门林场大花序桉优树单株

经过扦插、杂交组培等遗传改良技术,桉树实现速生丰产,桉树培育期从原来的15~20年缩短到5~8年、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从0.6立方米/亩提高到目前的3立方米/亩,打破了“十年树木”的传统观念,成为我国林业史上的奇迹。
得益于东门林场大量的桉树良种和高效栽培示范推广,广西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250万亩快速增长到2010年约2500万亩,年均增长200万亩。目前,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已达4550万亩,约占全国桉树面积的50%,每年生产木材超40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木材总产量30%以上,位列全国第一。
如今,桉树对于我们,已远不止是木材,更是广西山清水秀的“生态干将”、万亿绿色产业的“功臣”、林业的“芯片”、林场的“品牌”。
传承创新,引领前沿
中澳合作东门项目结束后,东门林场坚持不懈开展桉树科学研究,在桉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开发上取得瞩目成效,奠定了东门林场在我国桉树育种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国内首创桉树组培无性繁殖及栽培系列技术,研究获得世界首株桉树三倍体,这是我国在全球桉树育种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性成果。东门林场“桉树无性快繁技术产业化”成果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桉树育种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牢牢掌握了桉树种业“芯片”。
图片

0.5年生桉树三倍体(左边)与二倍体植株对比

据统计,自中澳合作东门项目实施以来,东门林场先后开展了近200项桉树科研,营建各类试验示范林4万多亩,累计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法国、南非、巴西、泰国、缅甸等国家引进桉树树种、种源,共收集桉树树种133个、种源143个、家系6787份,种质资源引进居国内之首,建成桉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60年来,东门林场不断传承和挖掘中澳项目丰富的研究成果,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开展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分子育种等前沿高端育种研究技术攻关并取得显著成绩,累计通过国家或广西审(认)定桉树良种148个,其中DH东门杂交系列28个桉树优良无性系为自治区及国家级审定良种,拥有的桉树良种数量居国内首位,我国每年桉树造林良种中有90%源自东门林场选育。
图片
良种证书
东门林场以桉为要,60年专注桉树发展,用一甲子的荣光铸就了我国桉树的“芯片”,在我国桉树发展史上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



图片



来源丨转载 东门林场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图片
投稿邮箱:gxzmxh2020@163.com

联系电话:0771-4916550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