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专家组对“桉-草-牧综合种养技术及优良模式推广示范”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现场查定,项目所展现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一项融合林业、牧业与林下经济的创新实践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华山林场结出硕果。
一、多元示范,林下生金
项目成功营建了总面积达212亩的科技示范林,立体展示了四种高效复合经营模式:
1.桉草共生:在11年生桉树林下套种牧草95亩,在2年生桉树林下套种牧草55亩,有效提升林地利用率。
2.林药结合:创新性发展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模式,营建桉+岗梅示范林32亩、桉+三叉苦示范林30亩,开辟增收新路径。
二、林木速生,效益凸显
不同林龄桉树在复合经营模式下展现出强劲的长势:
1.两年生桉树:年均树高增长达4.1米,胸径年均增长3.6厘米,生长速度喜人。
2.十一年生桉树:在持续经营下仍保持活力,年均树高增长1.4米,胸径年均增长1.3厘米。
三、牧业兴旺,草畜联动
林下种植的优质牧草成为发展生态养殖的坚实基础:
1.牧草丰产:示范林牧草鲜草平均亩产量达741.7公斤,为养殖提供了充足饲料。
2.养殖增效:项目利用牧草喂养山羊43只,每只山羊年平均增重达18.7公斤,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四、林药双收,潜力可观
林下中药材种植初显经济效益,为林农提供了“以短养长”的新选择:
1.岗梅丰收:两年生岗梅鲜重平均亩产量高达2056公斤。
2.三叉苦量产:两年生三叉苦鲜重平均亩产量达1781公斤。
此次现场查定标志着“桉-草-牧综合种养技术及优良模式推广示范”项目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成功落地。该模式通过科学配置桉树、牧草、中药材及山羊养殖,不仅显著提高了林地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更实现了生态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为破解单一林种经营瓶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毛南样板”。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广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6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专家组对“桉-草-牧综合种养技术及优良模式推广示范”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现场查定,项目所展现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一项融合林业、牧业与林下经济的创新实践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华山林场结出硕果。
一、多元示范,林下生金
项目成功营建了总面积达212亩的科技示范林,立体展示了四种高效复合经营模式:
1.桉草共生:在11年生桉树林下套种牧草95亩,在2年生桉树林下套种牧草55亩,有效提升林地利用率。
2.林药结合:创新性发展桉树林下种植中药材模式,营建桉+岗梅示范林32亩、桉+三叉苦示范林30亩,开辟增收新路径。
二、林木速生,效益凸显
不同林龄桉树在复合经营模式下展现出强劲的长势:
1.两年生桉树:年均树高增长达4.1米,胸径年均增长3.6厘米,生长速度喜人。
2.十一年生桉树:在持续经营下仍保持活力,年均树高增长1.4米,胸径年均增长1.3厘米。
三、牧业兴旺,草畜联动
林下种植的优质牧草成为发展生态养殖的坚实基础:
1.牧草丰产:示范林牧草鲜草平均亩产量达741.7公斤,为养殖提供了充足饲料。
2.养殖增效:项目利用牧草喂养山羊43只,每只山羊年平均增重达18.7公斤,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四、林药双收,潜力可观
林下中药材种植初显经济效益,为林农提供了“以短养长”的新选择:
1.岗梅丰收:两年生岗梅鲜重平均亩产量高达2056公斤。
2.三叉苦量产:两年生三叉苦鲜重平均亩产量达1781公斤。
此次现场查定标志着“桉-草-牧综合种养技术及优良模式推广示范”项目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成功落地。该模式通过科学配置桉树、牧草、中药材及山羊养殖,不仅显著提高了林地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更实现了生态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为破解单一林种经营瓶颈、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毛南样板”。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广西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林下种植岗梅
查定现场
来源丨广西林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