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广西林权电子交易平台显示,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以下简称七坡林场)成交活立木中有6片“万元林”,面积共计2852.7亩,平均亩出材20.75 立方米,亩均售价1.24万元,最高成交价1.33万元/亩。
交易记录同时显示,一季度七坡林场共销售木材19.8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56 %;亩均出材13.49立方米,亩均售价7643.84元,亩均出材和亩均售价均位居区直林场之首。
速丰林短周期经营“万元林”(亩),珍贵树种长周期培育“万元木”(棵),七坡林场经过十多年努力,成效逐步显现。
七坡林场顺山势垂方向和沿等高线水平方向营造混交林,两种模式相映成趣、气势恢宏。七坡林场供图
森林经营:科学统筹高质量发展
“十二五”以来,七坡林场逐步改变速丰桉生长四五年即采伐的急功近利模式,将采伐周期延长到7~9年,大规模营造亩均售价超万元的“精品林”。目前,全场经营面积共计86万亩,重点打造精品林30万亩,推进32万亩国储林基地以及森林质量提升等项目实施。近年“万元林”成交层出不穷,2022年有14片林地亩均售价超万元,2023年、2024年分别售出“万元林”4片,林场活立木销售最高亩单价达到15602.84元。
多树种异龄复层混交林经过四个7年择伐周期,自然落种生长的近自然林将取代人工林,逐步进入自我更新的近自然混交状态。
七坡林场聚焦主责主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科学管理,探索营林新质生产力,促进营林质量不断优化。2024年共完成造林5.78万亩、幼林抚育52.21万亩、追肥28万亩、收储林地林木5.28万亩,续租林地2.39万亩,为林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坡林场不断提升林地利用率,在林空、林缘进行补植工作,2024年共完成4018亩林空补植,有效提高林地利用率。为提升林分质量,七坡林场对10万亩杉木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通过目标林管理和间伐措施,培育中大径材,建设杉木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基地,有效提高林木质量,同时为林业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七坡林场推广应用营林机械化作业已有5万多亩,树木行间留够适合机械作业的宽度。
他们强化营林生产预算管理,着力“降本”,合理控制砍草、追肥及道路维修等施工单价,2024年节省营林成本累计483万元。
七坡林场坚持科学集约统筹,将百色地区分散林地逐步整合成相对集中连片的优质林地资产。通过几年努力,在百色市林地林木收储面积突破十万亩大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合的大转变,有效减少营林管理成本及难度,进一步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
他们强化监督管理,从营林单位的自检到监理办的抽检,从整地挖穴标准化到施肥全面监管,从苗木质量把控到栽植技术规范等关键环节进行实地督导,确保造林质量从源头抓起,切实保障“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造林目标落实见效。同时,将监督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处理机制,让问题及时遏制在“林间地头”。以“收得下、管得住、出效益”为原则,建立林地收购核验制度和林地收购复核小组,加强对新收购林地复核,确保施工面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林地收购筑牢质量防线。
速生树种与珍贵树种混交,以短养长,长短互补。
七坡林场不断探索营林机械化,完善自主研发的除草施肥一体机。2024年共销售10台施肥机,场内已推广应用营林机械化作业5万多亩。“广西丘陵林区营林作业机械装备研制”项目成功通过验收,并开始了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全流程机械化造林作业,大大节省了作业时间和工序成本,还可以有效避免人工作业存在的定植穴和施肥沟过浅、以及施肥不均匀、漏施肥和回土质量差等问题,做到精准定量施肥,有效促进林木生长,促进森林蓄积量稳步提升。同时,2024年林场完成智慧林业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实现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覆盖和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他们适地适树选择优良品种,通过对比试验优中选优,新造林全部实现良种化。今年5月,七坡林场在上思二分场开展桉树新优良无性系引种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林场种植的抗逆性强、生长表现优良的桉树优良无性系,进一步提升桉树抗病虫害及抗风能力。本次试验共规划试验林30亩,重点引入抗焦枯病品系DH722A-1、DH696-5等6个品种,抗风品系DH184-1、DH186-1及传统对照品系DH32-22、热林518,形成覆盖多重抗逆性状的对比研究体系。通过建立不同品系生长性状与抗逆能力的科学评价基准,为营林技术体系迭代升级提供数据基础。目前该片试验林已完成全部种植工作,后续林场将对各品系实施统一抚育管理。通过连年持续观测,系统性采集胸径,树高、材积等核心生长指标,动态监测病虫害发生率及台风倒伏情况,建立全周期生长数据库。这一长期跟踪机制既可精准评估品系生态适应性,又能为构建“速生+抗逆”综合评价模型提供数据支撑,筛选出管护成本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品种。
这根种植6年多的鸡血藤,已经长得比手臂还粗,围绕松树从地面攀爬到树冠。
资源管护:“三个健全”打牢绿色根基
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七坡林场人均商品林面积971亩、短轮伐期用材林面积826亩。“两分种,八分管”,七坡林场下力气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以“三个健全”打牢森林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一是健全网格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管护责任。首先,细化网格区划。依据山情、社情等管护难易程度,将四个分场网格区划分为57个森林资源责任区,落实60名专职护林员(含瞭望员)责任,做到“一区一护”。其次,强化人员配置。充实各分场资源管护人员配置,明确专职分管副场长及专职林政管理员,确保资源管护做到“专职、专人、专管”。再次,严管护林队伍。加强对护林员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护林大队巡护和季度考核相结合,提高管护责任意识,不断强化护林员岗位值班及巡查巡护。
二是健全打防控联动机制,提升执法综合效能。依托“五级林长制”,高位协同地方党委政府和公、检、法及林业主管部门,不断落实、完善林场与森林公安的“打、防、控”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林场管护队伍与森林公安直属派出所干警共同巡护,协同处置新发案情案件,实现林区案情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促进林区和谐、安全、稳定。开展委托执法,林政科直接对接城区林业主管部门,对涉林行政案件进行查处,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在总场成立反应迅速、机动性强的半专业应急队及后勤队,实行带班值班制,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健全“一张图”建设,提升资源资产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全场森林资源数据,建立一个统一、规范且共享的森林资源资产“一张图”信息平台,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数据更新与维护,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有效提升资源资产管理水平,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中大径材桉树培育8年左右,活立木普遍可长成“万元林”。
近自然化:多树种复层混交开新局
2013年开始,七坡林场提出近自然化经营森林的理念,在充分研究林地和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优化树种和林分结构,采用生长周期长、木材质地优、经济价值高的红锥、闽楠、格木、米老排、火力楠、香梓楠、灰木莲等乡土珍贵树种与桉树进行混交培育,最终形成林相丰富、林分质量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森林经营模式——复层混交林。通过全国森林经营试点、高质量商品林建设和营造混交林、复层林,树种结构得到优化,森林质量效益得到提升。
复层混交林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异龄复层均匀混交,对桉树纯林进行择伐,保留桉树优势木继续生长,培育桉树大径材,并在林空处均匀补植套种乡土珍贵树种;二是同龄复层带状混交,对桉树纯林进行皆伐后,以垂直或平行等高线的方式继续种植桉树,同时在带间套种乡土珍贵树种。
复层混交经营以7年为一个经营周期,以带状混交为例,每个周期按一定比例对桉树和乡土珍贵树种进行采伐、补植,实现周期性的木材收益。经过四个经营周期后,人工种植的林木全部采伐完毕,自然落种生长的近自然林将取代人工林,形成具有不同龄级和林相特征的自然林分结构,最终进入自我更新的近自然混交状态。
目前,七坡林场近自然化经营森林面积达到5万多亩。2013年至2023年复层混交示范林样地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8%,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升9%、15%和21%,每年亩均固碳4吨,森林蓄积量增长和生态效益提升较为显著,森林高质量经营、生态多功能效益得以实现。
七坡林场通过发展全周期复层混交经营,逐步推进“速丰林”向近自然的“永丰林”转变,呈现树种多样化、林分层次化,木材优质化的新格局,最终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经济可行、生态高效”的可持续经营目标,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创造了金山银山,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森林经营新样板。
营林实践表明,珍贵树种中,闽楠、柚木、格木等40年左右进入主伐期,长得好的大都成为了“万元木”。珍贵树种生长周期虽长,年均收入却多倍于速生桉。
在长周期培育“万元木”的林分中,七坡林场大力发展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导的林下经济,源源不断获取短期收益。林场紧紧围绕林下经济“一场一品”发展目标抓好“鸡血藤+”,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共建成了3个示范点。同时,不断创新种养模式,着力打造林下经济产品,联合广西中医药大学专家将传统医学与营养学、美食文化相结合,利用基地五指毛桃、益智仁等10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打造了五龙四神汤和五龙四神茶2款药膳,推出鸡血藤系列泡浴包等新品;完成五龙四神、相思茶等林下经济系列产品升级,五龙四神茶在世界木业大会获得金奖。组织人员参加广西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一举获得团体三等奖、优秀奖和个人二等奖,五龙四神茶获最佳人气奖。七坡林场还积极探索“互叶白千层+油茶”复合经营模式、盘活食用笋和松木伐桩资源和林下养殖广地龙蚯蚓等创新项目,在丰富林下经济产业体系的同时,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开辟出新产业。
七坡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创出全区示范效应,2024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700万元,使近年林下经济总产值累计完成20200万元,超额12.2%完成18000万元的规划目标。
来源:转载 广西林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