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桉树是干旱的“背锅侠”吗?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最新动态
桉树是干旱的“背锅侠”吗?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2025-04-29
4
广西持续数月的干旱令人揪心,也让桉树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社交媒体上到处充斥着广西干旱、广西桉树的各种言论,桉树更是被贴上了“抽水机”等标签,指责桉树“破坏生态”,直接导致“广西干旱”……
但当我们拨开情绪化的迷雾,会发现这场关于桉树与干旱争论,其背后的真相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复杂,更像是一场生态与发展的深刻反思。
前些天回乡下老家,邻居张大叔正在忙着打水井。张大叔告诉我,这些年连续干旱,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时断时续,有时甚至三五天都没有来水,这才动了请人打井的念头。至于原因,他则抬起满是老茧的手,直直指向那山上的桉树。
在农民张大叔的眼里,自从种了桉树之后,山上满是绿油油的树,山脚下的泉水没了,河溪里的流水也少,隔几年就有一场长时间的旱灾……这样感受如此直观,广西干旱分明就是桉树惹的祸。
乍一听,非常有道理。
历史,总会有一些惊人的巧合。
广西桉树真正高速发展始于2002年。其后的20多年时间,以每年超过200万亩的增量急剧猛增,一路蒙眼狂奔,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250万亩扩张到了如今的超过4500万亩。而那些年恰好遇上了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快消融、海平面上升、降水量重新分配,造成了极端天气频发、强度增强,比如突然性的暴雨、长时间的干旱等等。
一边山上的桉树越种越多,一边干旱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轴上的巧合,让人很自然就联想到桉树在作祟。
作为地球生物中的普通一种,桉树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相对于其它树种而言,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效益更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被广泛种植。
2023年3月,广西林科院桉树研究团队发布了桉树10年监测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桉树生长未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地表水未出现“黑水”现象,且由于其为浅根性,根本无法吸收和利用地下水。
广西气象台表示,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110毫米,各地降雨量在60至30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气象干旱呈反复发展态势,大部地区已达到了特旱级别。
显然,广西持续干旱的原因就是降水减少。而影响降水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人类活动等等,把干旱成因简单归咎于单一因素,既不合理,更不科学。
无论承认与否,桉树就是广西从国外引种最成功的树种,不仅栽培技术成熟、应用利用广泛,而且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可观,广西桉树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得见,也摸得着。
如果依照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有毒树”、“断子绝孙树”的话,那么广西的环境应该非常之差才对。
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些年广西常年保持着优良的空气质量,水体质量更是在全国排名前列,山清、水秀、生态美,还得到了“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盛誉。
广西桉树取得的成就不容否定,但要看到负面影响也客观存在,比如超大面积纯林化,破坏生物多样性;全垦整地造林,造成水土流失;过度施用化肥和喷施化学除草剂,污染水源;过短期限轮伐,影响土壤肥力可持续性,等等。
但是,这些问题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性的,而且其成因并非源自桉树身上,而是人为造成的。
把人为造成的错强加于桉树身上,实属“欲加之罪”。如同吃了有农药残留的蔬菜,不去批判残留的农药而指责蔬菜,本末倒置!如同发现农村的小河里鱼虾变少了,不去批判滥用的农药、除草剂而指责桉树,岂有此理!
争论从来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真理唯有越辩越明,但是我们不能为争而争,也不能为论而论,争论也该有基本的常识。
显然,这场争论既折射出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暴露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不足。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
虽然数据有所提升,但有点令人悲叹,这场争论也算是又一实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