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收藏本页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这一刻,终于明白了国家储备林的战略意义
最新动态
这一刻,终于明白了国家储备林的战略意义
2025-04-11
2
以前,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
投入那么大资金,花费那么多精力,觉得多此一举!认为林木完全不同于粮食、食盐、白糖、油料等,可以建设大型仓库来储备,而林木生于野外,长在野外,且置于露天仓库,何以储,何以备?
现在,这个世界真不太平!
那边俄乌战正酣,这边关税战又起……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挑战不断涌来。
对于缺林少材的我国来说,长期依靠进口木材来解决国内需求,假如有一天木材进口锐减或者无法进口,谁又来保障木材供给,来满足发展的需求呢?
毕竟,木材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就在关税战落地生效的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国家储备林的战略意义。
什么是国家储备林?
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及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我国的国家储备林制度,始于2013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在南方的广西、福建、湖南等7个试点省(区)优选30个重点国有林场承储,首批划定87.5万亩国家储备林,次年又把试点范围扩大到了15个省(区、市)。
2018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3亿亩,年平均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实现自给。
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国家木材安全?
国家储备林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等措施,培育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有效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我国木材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进口受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国家储备林的建设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木材的依赖,确保国家木材安全。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提升森林面积和质量,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国家储备林不仅维护了生态安全,还促进了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三、提升森林质量与生态功能?
国家储备林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等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这不仅改善了林木生长条件,还优化了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增强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国家储备林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通过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多种经营活动,改善了民生环境,扩大了内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五、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
国家储备林项目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企业自主融资建设等方式,创新了林业投融资机制。这不仅拓宽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还缓解了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了林业高质量发展。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种质资源?
国家储备林建设注重保护和培育我国特有种质资源,推广使用良种、优良种源树种和乡土树种,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深化林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我国基本建立了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从“被动保护”向“主动储备、可持续利用”转变,这既是对传统林业发展模式的革新,更是国家立足长远、统筹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布局。
目前,我国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超过9200万亩,其中广西建设规模居全国首位,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